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首页 惠立资讯 最新消息

叛逆的土豆!在中文社会研习课上切土豆的神奇体验!

2022-11-17

图片

你在学校的课堂上切过土豆吗?近期南通惠立学校六年级的同学们,就有了这样一次人生新体验。这堂课既不是烹饪课,也不是手工课,而是一堂听起来十分严肃和具备学术性的中文社会研习课,学生们本堂课上学习的主题是:“等高线地形图”。那土豆和这堂课有什么联系呢?土豆又为什么叛逆呢?下面我们就来走进这节充满趣味的中文社会研习课吧!

 

图片

什么是社会研习课

What is Social Studies?

很多读者可能对“社会研习课”这个名词有点陌生,我们就在走进精彩课堂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它。惠立的社会研习课程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地理、历史课程大纲为本,融入先进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方法,研究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研习课包括中方教师中文授课的地理、历史与社会,以及由外籍教师英文授课的英文社会研习课。中西方教师合作计划,引导学生以多角度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探讨,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获取和处理资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惠立的社会研习课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部分,因此我们也用中英两种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估,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下面正式进入我们的课堂!中文社会研习教师李纳得老师首先和学生们重温了上节课的学习重点,带领学生们回顾了山体的五种地形部位,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要点。接着宣布了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绘制等高线地图。要知道等高线地形图是很多初中生都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学生会告诉你:根据实景很容易分辨出判断出山谷和山脊,但光靠试卷上平面的等高线判读真的不容易啊!那就来看看惠立的学生们如何通过一颗颗平平无奇的土豆快速掌握这一知识要点的吧!

 

图片

李老师先用一颗土豆简单演示了一下切割的要点:竖着切可以得到两个平缓的“山峰”,横着切可以得到两个高耸的“山峰”。接下来就将操作权转移到学生们手中:“请两两一组合作,将你们手中的土豆切合拼凑出我们学习过的五种地形部位,并绘制相应的等高线地图。”教室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学生们热火朝天地组装着手中的土豆,希望快速完成自己小组的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一看似简单的课堂活动,其实暗藏了不少学习点。第一,学生们必须对五种地形的地势特征了熟于心。山谷、山脊、丘陵、盆地、陡崖、鞍部分别有怎样的特征?怎样将自己脑海中的图形具象化为手中土豆的形状?这一阶段无异详细考察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如何利用有限的土豆数量,将五种地形部位都制作出来呢?这考察了学生们的计划能力。天然生长的土豆本来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学生们需要先观察土豆的形状,结合地形特点选择合适的土豆制作,最大化地利用好每一颗土豆,否则很有可能不够制作完整的五种部位。从小形成良好的计划习惯,动手之前思考,对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都大有裨益。拥有良好计划意识的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是什么,也就更加能够心无挂念,全力以赴地完成眼前的学习内容,一直有方向、有目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土豆完美地切割好了,但是如何将实体地地形部位转换为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呢?在这一部分很多学生都犯了难。李老师引导学生们讨论,孩子们反复研究后发现:只要把土豆模型按照固定宽度切成不同的片,再一片一片的描绘轮廓,就有等高线地形图原型了!这一操作其实也形象地解释了等高线的形成原理: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称之为等高线。通过让学生历经发现困难-独立思考-适时引导-成功解决这一历程,相信“等高线”这一知识点已经形象而又牢固地印刻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为什么又会有“叛逆的土豆”这个称呼呢?其实来源于学生们切割土豆时可爱的反应。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选用了安全刀具,但这一工具刀刃偏短,土豆形状不规则,学生们很难将土豆顺利地切片。土豆便被冠上了“不听话”这个调皮的称谓。但是最终学生们自己创意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用自己的直尺更加容易快速切割!这个小小的Tips在孩子间快速推广开,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斥了整个教室。

 

图片
图片

 

最终,就是在这样充满挑战和欢乐的氛围中,学生们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地图,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感和成就感,也相信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这一堂课会成为他们记忆中闪光的一颗星星。

 

图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中文社会研习课又有谁会不喜欢呢?一间拥有这样课程的学校谁又会不向往呢?基于这样的认知,南通惠立学校的教学团队有意识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与学生生活和目标相关联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快乐学习,构建持续进步的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